当前位置:玖小君>历史军事>魏逆> 第013章、臣无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3章、臣无罪(1 / 2)

的确,夏侯惠根本没有觉得自己有错。  当日在庄园饮宴之时,在看见王肃对天子与曹肇等人以樗蒲为乐无动于衷时,他才猛然想起,有容人之器的天子曹叡,可不是一直都从谏如流的。  比如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上,有公辅之节的杨阜就是因为曹叡屡屡不听谏言,故而心灰意冷反复乞求去职归桑梓。  也就说,犯天颜要趁早!  如若不趁着现今天子仍励志作圣明君主之际,以正言规劝他的行为,待到日后他因为蜀丞相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后而放浪形骸再进劝,那就是对牛弹琴了。  也意味着夏侯惠的期待将落空——曹叡将如历史轨迹那般,给曹魏社稷伏下隐患了。  这便是促成那日,他以“阿房宫赋”指桑骂槐之举的缘由。  至于,以秦二世来对比天子曹叡,这实属有些过分了嘛~  并非是他不知死活,而是为日后君臣相处的考虑了。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惯于相互妥协、调和折中的。  就如夏侯惠觉得家中的一间屋子太暗,打算凿壁开个窗,长兄夏侯衡不一定能赞成;但如果他说要将这间屋子推倒重建,夏侯衡便会觉得开窗取光就挺好的,没必要如此折腾。  第一次规劝天子曹叡,他便以秦二世作例子,就是出于这层考虑。  只要日后规劝的言辞没有比这次那么激烈,天子曹叡便会觉得他已然尽力在克制了,亦会对应的宽容一些。  当然了,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天子曹叡在恼羞成怒之下,直接将夏侯惠给罢黜了,令他不复有规劝的机会了。  但夏侯惠对此并不在意。  无法改变曹叡,那就退而求其次,且先蛰伏起来,绸缪着在日后改变曹爽呗!  为曹魏续命又不是仅有一条道路可选。  带着这样的想法,夏侯惠也迟迟没有为自己的言辞失当而向天子告罪,且先静观其变,看曹叡的容人之器具体如何。  只不过,当夏侯衡与王肃谋面后,他就不得不前来告罪了。  却说,一直在朝中担任闲职的夏侯衡,前番曾托付王肃顾看甫入仕途的夏侯惠一二后,便汲汲开始为后者求妻之事了。  直到听朝日,他在宫门外遇见了王肃,还没等他上前寒暄,王肃便将他拉到一角落处,坦言自身有负先前所托,并将夏侯惠谢恩索马、以诗赋对天子指桑骂槐之事说了。  夏侯衡听罢,当场呆若木鸡。  就连王肃说罢经过后作别离去了,他都没有反应过来依礼致谢。  盖因前些时日夏侯惠将西域良驹带回府时,乃声称此是天子赏赐的,令夏侯衡以为自家六弟深受天子器异与喜爱,且日后必能再复父辈荣光了呢!  哪料到,竟是这般缘由?  且还是当众将天子比作秦二世胡亥了?  失神过后的夏侯衡,怒发冲冠,强忍怒火等上朝结束便火急火燎的赶回家中。  甫一进宅,刚好撞见今日休沐在演武场里练习射术的夏侯惠,亦不二话,径直从场地内操起几根箭矢便劈头盖脸抽过去。  且边抽边破口臭骂。  “竖子!”  “安敢索要天子御马!”  “焉能将陛下比作秦二世!”  “枉你熟读诸子百家,竟不思家门没落而触怒天子,此乃智者所为乎!”  ...........  一开始,不知缘由的夏侯惠还想躲来的。  但听到长兄口中的责骂后,便索性杵着不动,任凭箭矢抽下了。  反正自己皮粗肉厚,且夏侯衡也没有往脸上抽,就当“小杖受、大杖走”了。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坦然受之吧,夏侯衡抽了十几下后便扔下了箭矢,犹愤愤的抬起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大声咆哮着,“还杵着作甚!还不速去更换朝服,随我入宫向天子请罪去!”  “我不去。”  刚想爬起来的夏侯惠,听他这么一说,干脆盘膝坐在地上,脖子一梗,“大兄,我忝为近臣,规劝天子乃是分内之事,且天子都没有降罪.....”  但他还没说完,便连忙止声举起双臂护住脸庞。  那是怒极了的夏侯衡一听他还敢犟嘴,直接捡起方才他习射的弓身狠狠的砸过来。  “还敢狡辩!”  “不过是樗蒲之戏而已,你如何能将天子比作胡亥!”  “规劝乃是本分,然非是容你放肆!”  “年不过弱冠,便受陛下隆恩辟为散骑,你竟不心怀感激,反而作赋当众讥讽!”  ..........  一个跨步过来的夏侯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口沫飞舞。  天子曹叡若是能看到这一幕,相比会觉得今日的膳食尤其美味吧。  而被责骂的夏侯惠一味垂头,丝毫没有起身前去更换朝服的意思——被长兄责骂,他恭顺接受那是应该的;但若想让他入宫请罪,那是不可能的。  咦?  怎么没声音了?  过了一会儿,突然发现耳根清静了的夏侯惠,疑惑的抬起头来。  却发现夏侯衡不知是想起了什么,此时正阖目昂头向天,满脸的悲凄。  “大兄,你这是为何啊?”  连忙从地上起身,夏侯惠出声发问。  “唉.....”  闻言,睁开眼睛的夏侯衡,先是一记长声叹息,然后盯着夏侯惠的眼睛幽幽说道,“我先是没有管教好你,以致伱鲁莽冒犯天颜;现今想让你知错改错也无法做到。我无能,愧对阿父的在天之灵啊~~~”  呃.......  顿时,夏侯惠哑然。  盖因中人之姿的夏侯衡,虽然在政略与武略等方面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