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都市言情>[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第 137 章 137(一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7 章 137(一更)(2 / 3)

什么叫做因为好不容易逮住出门的机会,直接在航船之上欣赏夜景,到了吹风受寒的地步?这大概不会是个循规蹈矩之人会做出来的事情。

刘夫人回道:“可若我说,此事和公主还有些关系呢?”

李清月脸上闪过了一丝诧异。

等等,这怎么还能将关系扯到她身上?

对方已接着说了下去,“此前见公主,不,或许应该说是将军策马游街,宣告覆灭高丽的战功,我心中羡慕公主活得精彩恣意,便不觉在夜航船头待得久了些。只可惜我早年间的习武习惯,近年来是已丢得差不多了,一时之间竟有些忘形。”

说到策马游街四字的时候,在这位刘夫人的脸上一如她话中所说,分毫也不掩饰这份艳羡。

也让李清月忽然想到了在看到对方之时的熟悉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她确实见过这位刘夫人!就在她献俘于长安的那一天。

只是那会儿不过是在人群之中的惊鸿一瞥,并未让她彻底看清楚对方的容貌,也因彼时的李清月只想着在这出展示战功结束后回到阿娘的面前,便未曾深究,以至于在重新见面的第一眼中,她竟没发现这一点。

她开口应道:“我看夫人如今的样子应该是恢复得大好了。”

“这是自然。”刘夫人颔首,又道:“说起来,我方才所问的问题,公主好像还没有回答呢。”

李清月:“为何不将封地选在大行城啊……”

要说这大行城也是个好地方。

姑且不说这份更临近河流入海口的港口资源,就说它的周边田地也要比泊汋城更多,有着大片沿海展开的平旷土地,在后世,于此地发展出了东港大米、丹东草莓之类的农业特产。

但她一共就只有千户之地,若是涵盖了大行城的位置后,合适的增补方式是继续在鸭绿江以西延伸,至多就是完全把握住这片海港而已。可若是选择了泊汋城,却能顺势往附近的丘陵山地以及被包裹在其中的沿河平原延伸,将田地与山地两手抓。

再加上,唐军对此地的管控力量薄弱,就算成立了安东都护府,也很难在泊汋城到岸边的这一片尽数驻军,到时候……这里大概也只能是她的地方。

不过这些话,好像不太适合跟安东都护的夫人去说。

李清月便一本正经地答道:“我这人没什么安全感,岸边海风也吹得人头疼,还不如往里去一些。此外,我虽不太明白农事,但也知道,太靠近海边的地方,水土都被冲入海中了,总是不如内陆河流两岸肥沃的。”

“而且,若我没猜错的话,在李将军接收安东都护府后,也应当要在大行城港口驻军的,我就不在这里干越俎代庖之事了。”

刘夫人垂眸一笑,“公主说自己没有安全感这话,真是让人没法相信。”

否则她根本就不会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也必然不会有此前先后平定百济、高丽的战果。

但既然她不愿意明言来说,刘夫人也不打算过多追问。

反正,坐镇于泊汋之地的安定公主和安东都护府的州府互为犄角之援,她和丈夫李谨行即将前去和周道务进行兵马的交接,往后还多得是和公主相处的机会。

到时候看看公主打算在此地做什么,应当也能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她朝着李清月再度行了个礼告辞,便朝着李谨行所在的方向而去。

李清月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的邻居比起之前所想,还要有趣得多。

“一个出自栗末靺鞨的将军,还有一位……”

见李清月说到这里的时候语音一顿,还朝着她看了过来,澄心连忙答道,“雕鹰刘氏出身。”

李清月刚想夸澄心果然是做足了准备,又忽然意识到什么,追问道:“和刘

仁愿有点关系?”

“刘将军应该算是这位刘夫人的……堂叔。”澄心低声解释道:“这位李将军虽说是幼年时期长于中原,又得到皇族赐姓,但靺鞨出身摆在那里,按照世家权贵的联姻方式必定不会考虑他,倒是雕鹰刘氏同样算是汉化的外族,和对方的地位相当。以刘氏女配耆国公之子,也算是门当户对。”

“哦……难怪她说早年间她也会骑射本事。”李清月若有所思,又忽然在脸上浮现出了几分喜色,“好事啊!那我之后若要寻这位刘夫人,还能用和刘将军一度并肩作战的理由。”

若要谈公事,可能还得先找李谨行。

能攀关系来聊,便可以直入正题了。

不过眼下,比起关心这位刘夫人,大约还是抵达她的封地所在更为要紧。

渊盖苏文的长子渊男生在驻守辽河之时打出来的那场败仗,让高丽人在这一带的损失何止是惨重二字所能形容的。

在朝廷兵马溃败的影响下,原本生活在泊汋城和其周遭的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往北逃逸。在战事平息后的短短半年内,哪怕王都沦陷、高丽国破已通传境内,唐军也在周道务的指挥下做出了善待高丽遗民的指令,也没能让这些人回来。

“大概还因为唐军在陆续将高丽百姓往内陆迁移吧。知道内情的人应该能看出来,这是要将平壤等城市中更忠心于高丽的人从这里迁走,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