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玄幻魔法>医汉> 第 166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6 章(2 / 3)

在那堆夏饮面前不再挪步,便给他买了杯现榨饮子尝尝鲜。

霍善一向很好打发,得到了想要的也不吵着要更多,捧着饮子一路咕咚咕咚喝到钱乙家门口。

赶巧就碰上来接他归家的苏轼父子俩。

霍善力邀苏轼尝尝自己刚买的林檎饮子,酸酸甜甜的,可好喝了。

别人听到可能只会说“好好好下次一定”,苏轼听了以后却马上询问道:“哪家店买的?走,领我过去,我再给你买上一筒其他口味的饮子。”

钱乙:?

怎么感觉让这个苏轼带娃,会把娃肚皮撑坏?

钱乙医者的毛病犯了,忍不住叮嘱苏轼不能让小孩子吃喝过了头,不管吃什么都要适度。

像这些夏天喝

的饮子,绝对不能因为孩子想喝就一直给他买!

苏轼听得脑仁疼,想说这小孩其实比我还能吃,瞧见旁边一脸乖巧相的霍善后又只能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既然是忘年交,自己背个锅怎么了?

霍善和钱乙约好下次有机会还来跟他学儿科,才跟着苏轼去扫荡入夜后的开封城。

到了宋朝,霍善最喜欢的就是去逛夜市了,因为大汉是要搞宵禁的,入夜后几乎不会有这样的热闹。

霍善这个学医的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忌口,跟着苏轼走走逛逛,抱着刚买的饮子喝完了,又看中了新的零嘴,嘴巴一路上就没停过。

苏轼平时在家里被苏过管着,吃喝上面也多有约束,这两天自然是借着陪霍善尽情逛逛开封夜市的机会这也吃吃那也吃吃。

可算是把恢复官职后的种种不自在都吃没了。

苏轼和霍善叹气:“真想和你一样逍遥自在。”

苏轼晚年沉迷陶渊明,很有《归园田居》的信,对于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是十分厌烦的。若非知晓了靖康之耻的存在,他估计不会想方设法求着北归。

霍善听得一脸懵懂,他吞下嘴巴里的羊肉小馒头,转过脑袋看向苏轼:“你不是挺逍遥自在的吗?”他记得每次过来苏轼都有人请客吃饭,日子过得不要太快活。

苏轼道:“大人的事你不懂。”

霍善“哦”地应了一声,继续消灭自己手上的另外一半小馒头。

赶紧吃完了,他还要尝尝苏轼帮他拿着的细索凉粉呢!

不得不说,宋朝的饮食文化真是让霍善大开眼界,即便是袁枚那以吃喝闻名的随园也抵不过开封这自由的夜市。

毕竟袁枚那边的吃法带有他自己的偏好,而这边的夜市包罗万物,什么口味都找得着!

霍善吃了一路,最后直接走不动路了,需要苏过扛着他回家。

苏过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又有着丰富的扛人经验,霍善觉得这座驾怪舒服的。

若不是还没到可以睡觉的时候,他都快要睡着了。

既然还不能合眼,霍善就跟苏轼闲聊了一路,看到什么新鲜事物都要问上几句。

途中听人在唱“多情自古伤离别”,听起来怪凄凉的,霍善又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曲儿?”

苏轼道:“这是《雨霖铃》。”

《雨霖铃》这个词牌名起源于唐代教坊曲,据说是唐玄宗入蜀时天一直在下雨,他听到雨淋铃上的声响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间回荡,只觉每走一步眼前的栈道都心痛不已,于是以其声作了首《雨霖铃》曲,借此纾解自己对已逝贵妃的思念之情。

既然有着这样的出处,也就决定了《雨霖铃》这个词牌填出来的词大多哀婉凄切。

像柳永这首《雨霖铃》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传世之作。

苏轼又给他介绍了一下柳永其人,这位曾经是大宋传唱度最广的词人。

哪怕如今柳永已经去世四十余年,仍

是有人时不时会唱起他的旧词。

霍善一脸骄傲地说道:“我知道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他写的!”他还给苏轼讲起自己曾经在诸葛亮那边活学活用这句千古名句的事。

苏轼:?

苏轼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此前有没有给霍善讲过自己写的诗文。

应该……没有的对吧?

苏轼稍微心安了一些。

回到苏轼家,霍善就回去了。

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已经给赵煦讲过了,如今又有钱乙这样的名医坐镇,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不必他太操心。

至于苏轼接下来是振作还是摆烂,也都没什么所谓了,毕竟赵煦看在他能联系“小神仙”的份上应该不会再把他扔去儋州。

霍善还给苏轼留了些瓜种,让他穷了可以卖瓜去,以后开封城说不定有别称东坡瓜的名瓜出现呢!

苏轼觉得非常有道理,毕竟他这人确实很容易把自己给吃穷。

旁听全程的苏过:“……”

猪都养过了,陪爹去卖瓜又何妨。习惯就好!

霍善回到医馆之中,开始结算这次出诊的诊费。

所以这次商城新多出来的商品是……东坡酱菜!

酱菜口味还是随机的,有莱菔、黄瓜、芹菜等。

随机其实听到的,因为看商品介绍说只要一次性购买十坛,就能获得相应的种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